close

 廖媽媽麵飯館-招牌  暖暖廖媽媽麵館 (4)  

大部份人大概都聽過暖暖,可是也都沒到過暖暖。就在中山高濱海公路交流道旁,這裡曾是基隆最早有人住的地方,我所讀過的文獻裡記載,這裡是以前凱達格蘭族暖暖社的最早居住地。

        這個地名也常出現在台灣的近代史中,包含九份的開發,也是因為文獻上記載最早發現黃金的地方。他也是中法戰爭清軍與法軍對峙最久的地方。暖暖出過一位名人,許效舜。其他的我就不知道了,因為我也是外地人,賀伯颱風那一年我們才搬來暖暖。

        現在的暖暖分為老暖暖跟新暖暖,如果你到老暖暖,你一定要試試廟口的那家米粉湯,那可真是老店,另外廟口有家黃麵也有很古老的味道。

        如果你到新暖暖你一定會發現,暖暖的餐廳、小吃店都賣『燴飯』。為什麼呢?因為在暖暖生意最好的兩家相臨的麵店都賣燴飯。所以全部的店家看到別人生意好就模仿起來了..俗語說的好:『集行成市』。後來,燴飯就好像成了暖暖的特色美食,整條街超過6家店都賣。

    都是因為我一個沒團帶的導遊惹的禍….。那家廖媽媽麵店就是我家最早賣燴飯的路邊攤.

 剛到暖暖的時候,晚上想找個地方吃東西還真不容易。搬來之後我們每天享受媽媽豐盛的晚餐,原本只是巴結老媽稱讚她的菜做的比哪家店好吃。突然有一天,兩老在晚餐的時候宣佈,他們租下了店面暖暖廖媽媽麵館 (3),打算賣賣米糕、魯肉飯之類的。當時我們的嘴巴差點沒掉下來,後來我們幾個孩子想也好,至少他們有點事做也不會老的快,就這樣開始我們家的油湯生活。

    剛開始賣的並不好,所以兩老每天討論要怎麼經營,於是就一天到晚變菜色換主菜。後來乾脆把米糕給停了,把炒麵、炒飯、炒菜當成主力。因為是現炒的,料也用的實在加上便宜,生意就越來越好,害的我們幾個孩子一下班就得要幫忙,完全沒有假日可言。

 921之後我也沒什麼團可以帶,不上團的時候就到店裡幫忙。不過我是非常專業的因為我六歲就開始炒飯,這件事在家族間是流傳以久的奇聞,我隔壁的阿姨不相信還搬個板蹬叫我去他家炒給她看

        自己開麵店有缺點,每天吃的都是那些東西,對我這個以吃遍台灣為職志的美食主義者來說實在是很難以接受,每到吃飯時間就不知道要吃些什麼,所以總是愛亂亂煮點別的東西。

         有一次在報紙上看到介紹滑蛋牛肉燴飯的食譜,剛好弟、妹都在也不知道要吃什麼,所以就去買了材料,然後照著方法煮一次,還不錯吃,只是手續有點煩雜。剛好當天有比較熟的客人看到我們吃,就問我們可不可以也煮一份給他,就這樣開始我們的燴飯事業….

        其實我們著名的菜色都是這樣亂試出來的,像是炒大陳年糕,就是因為有一年中秋我們全家去看台北花火節,剛好經過周家大陳年糕。平常他只賣年糕不賣炒好的,那天他們煮了一鍋讓人試吃,媽媽吃完覺得不錯就買了幾包回家打算在店裡自己吃。也是在試煮的時候讓客人看到。就這樣害我們每兩個星期就要跑一趟永和,賣到現在跟周家關係好到可以用宅急便送。

        蕃茄海鮮麵、蕃茄滑蛋牛肉燴飯、蘋果加哩雞肉燴飯全是這樣亂試出來的,後來全成了店中的招牌菜。

        其實以原創者(我本人)的角度,我媽實在是亂煮,因為他省了很多的步驟。奇怪的是客人都很喜歡,後來我才知道我們家只靠一個『鮮』字。聽肉販說,我們是他叫貨最多的客戶。媽媽用的牛肉、豬肉都是基隆最好的,隨便煮也好吃。我們家的魚更是有名,因為是直接去跟有魚船的魚販拿的,不需要太多的調味,通常只有乾煎跟煮湯就很好吃了,吃慣了,害的我很少在外面吃魚。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廖企鵝 的頭像
    廖企鵝

    廖企鵝的發呆工坊

    廖企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