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泡茶喝咖啡、找人、找錢
如果當老闆的都能把這三件事作好,不一定會賺大錢,但絕對會是冾如其分的老闆。
若論這三件事的優先順序及輕重緩急,當然是喝咖啡最重要,也是每天都要做的事。
喝咖啡其實不是「喝咖啡」,喝咖啡這「工作」的重點動作其實是「思考」,而思考的範圍則非常的廣泛,不過主要的方向是「企業的末來走向」及「現有資源狀況」與「未來需求間的差異」。每天想最後就會形成管理學大師們談的「策略」。
如果找人一起喝咖啡,那就順便聊「是非」,而不是分享八卦。如果聊的是大是大非,搞不好就聊出另一番的事業,所以要聊天就找比你優秀的人喝咖啡。如果沒有朋友,老闆也必須俱備獨處及自我對話的能力。
如果你要經營的是「企業」,那我們就必須先假設「讓企業獲利」是必須存在的條件。如果你有一絲絲存疑,那就去NGO或是去當志工就好了,千萬別為了夢想就冒然創業,你要知道就算你當到了NGO的重要人物,你會發現「募款」或是創造「運作資金的投入模式」將是你最重要的工作。不相信哦?去觀察世界上最好的NGO如何運作你就知道了。巴菲特說的:企業不賺錢是罪惡的。
就算是新創公司「獲利模式」也必須是可行的,文雅一點的講法就是商業模式,在沒有可行的商業模式前,千萬別一廂情願的創業,要不就是你的資金太多不怕燒錢。沒錢的就認真多想一些。
有了商業模式,別人也有,這時再來就要想你的核心價值是什麼?而這個核心價值也必須是客戶願意買單的,否則唱高調未必有用。核心價值其實是你能與競爭對手一較高下而且在市場存活下來最重要的事。當然一開始可能訂的太簡單或是太高調,所以邊做邊修也很正常。
知道戰場在哪裡了,就可以推衍出要用什麼規模的軍隊去打仗,這就是組織及工作執掌。至於用什麼戰法則是行銷,沒有組織有行銷也沒用。這些人當然不會平白無故幫你打仗,所以就必須訂奬酬立軍令。有了規距找到合適的人來打仗就是重點工作了。
你説這跟喝咖啡有什麼関係?而且不是一開始就該做的事嗎?
本來就是一開始就要想清楚的事,奇怪的是,可能創業的天生膽子就比較大,做事通常有個五成把握就做了,我看到的通常沒有想太多。於是發現想是一回事,做的又是另外一回事的情況。最後都敗在現實環境中。
如果你想的夠清楚,那從地點、裝簧、產品、定價、組織、人員、奬酬、工作職掌、宣傳行銷、日常管理、成本控管、客戶對應...這些事會是連續的且一系列互相支撐,不會是單獨的議題。
因為外在環境一直在變動,人員的特性也不禁相同,所以,這些問題也不會是一次想完就好了,也不會是每月或每週排一次想就可以結束,所以通常幻化成老闆們的潛意識,放在心裡不自覺的啄磨 ,其實也是很虐心的。
因為不是具體的問題,所以不一定可以想的出答案。最好的方法是不斷的學習,看書看雜誌、看文章就是最好的方法。
所以喝咖啡不是在喝咖啡,而是思考、學習、決策。
有些老闆會自己捲起袖子自己幹,忙東忙西的,有時反而忘了他真正該做的事。
全站熱搜